首页

冰城玫姿饭桌下

时间:2025-05-24 07:31:51 作者:稳步提升!4月我国航空运输规模增势良好 国际航线表现亮眼 浏览量:87521

  9月10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获悉,我国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取得新进展,方小敏院士带领新生代环境团队在青藏高原腹地伦坡拉盆地开展超千米钻探计划。

  目前,钻探深度达750米,刷新了我国青藏高原环境科学钻探新纪录。

  伦坡拉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中部,平均海拔4600米。这里沉积了距今5500万年以来青藏高原最连续的新生代地层,是我国青藏高原本部第一个产油盆地,并发现了大量热带棕榈树、樟树、栾树、裂腹鱼、攀鲈鱼、水蜘蛛等动植物化石和多层古土壤、火山灰,详细记录了青藏高原中部隆起和气候与生态环境变化历史,是研究青藏高原构造、气候、生物和生态以及它们协同演化最为关键的地区之一。

  此前,学者们利用动植物化石、古土壤碳酸盐氧同位素等多种手段重建了伦坡拉盆地古高度演化历史,但对于盆地到达现今高度的时间争议较大,构造、气候、生物和生态协同演化的过程还没有建立起来。

  近20年来,方小敏院士带领团队利用火山凝灰岩绝对年龄的限制,建立了该盆地新生代地层天然剖面高精度古地磁年代序列,发现伦坡拉盆地具有明显的两期形成演化和变形历史,即早期至少约4200万年到2600万年缓慢变形沉陷,晚期约2600万—2000万年快速变形隆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青藏高原地球系统基础科学中心首席科学家陈发虎院士介绍,伦坡拉盆地超千米钻探计划对于研究青藏高原如何隆起,高原隆起过程中环境、生态和生物的适应,以及高原隆起后气候变化和环境变化影响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据介绍,目前科考团队正在继续向下钻探,力争实现超千米深度。未来,研究团队将融合古气候、古生物和古生态环境以及构造、沉积、地球化学等多学科分析和对比验证,揭示约4000万年以来亚洲季风进入青藏高原的历史,青藏高原腹地气候、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协同演化以及油气烃源岩、干旱盐湖矿床形成过程,为全球气候变暖对青藏高原影响的模拟预测和生态环境保护、油气烃源岩形成、盐湖资源勘探开发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总台央视记者 帅俊全 李刚) 【编辑:李岩】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孙龙回应夺得三金:中国队遇强则强

瑞士驻华大使白瑞谊表示,经过多年的友好交流合作,常州优秀的营商环境令人印象深刻,目前常州集聚了一批重要的瑞士企业,持续为常州的经济发展贡献积极力量。举办“如此瑞士·常州”活动旨在加强中瑞两国在不同领域的合作,突出瑞士在创新等方面的关键成功因素。希望未来常州与瑞士在中瑞自贸协定的框架下,继续扩大合作,加强经贸往来,实现合作共赢。

(十四冬)综合消息:自由式滑雪双人雪上技巧收官 名将凌智无缘冰壶混双决赛

据报道,萨菲丁还曾直接批评时任美国政府和领导人“脑子有毛病”“癫狂”,称美国针对真主党的行动“只会让我们更坚定”。2017年,美国国务院将萨菲丁列入“恐怖分子”名单。

(新春走基层)致敬,那些守候团圆的身影

央视网消息:通过数据看经济,透过经济看成就。近日,多项重磅政策发布,涉及粮食安全、数据分类分级规则和数据技术安全,以及鼓励民营企业发展等方面,多维度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另外,《2024年东盟与中日韩区域经济展望》报告发布,预计中国经济2024年会继续保持稳步增长;2023年快递服务公众满意度较2022年上升0.9分;横琴口岸通关区域4月9日起全面启用……多领域蓬勃发展活力满满,折射出中国经济不断向上的态势。

随着我国大城市、特大城市及城市群逐步形成,自然灾害的致灾因子也将更为复杂多样,需要更多的“未雨绸缪”。要下大力气提升城市防灾减灾能力,做好充分准备应对不可预见性与突发性风险,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部长通道丨如何解决“一票难求”、入境游客便利性等问题 部长回应来了→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让我们坚持守正创新,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塑造新时代文化繁荣兴盛的强大优势,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